經過一個週末的思考胡亂想了一個題目
把原來想做的嵐山鐵路擴大
(題目定大點,之後在慢慢縮XD)
新的題目就這樣登場了
殖產興業—日治時期花蓮林業經營(1918-1945)
一、前言:
第一節 研究目的:
日治時期台灣之林業開發多由「官方」直接經營,而僅少數由私人資本進駐開墾,而
花蓮地區之林業開發,為少數全由「私人資本」向政府提出申請而進入本區林場,與大多
數地區有相當差異,希望可由政府政策與時代背景釐清其中之問題。
私人伐木會社投資大量資金興建運送山區林木之鐵道與索道,以提高運輸效率,索道
之長為當時東南亞第一,數段索道垂直距離達2000公尺,此工程技術與大量資本的投入之
原因為何?另,相關記錄中曾提及運輸設施曾因颱風等天然災害而須使用大量資本修復,
是否獲利可圖?希望在本篇論文中對此做出解答。
花蓮地區最先開發的林場為「林田山林場」,但此區非移民村所最早進駐之區域,當
初為何不先由移民村附近之林區進行開發,亦是筆者欲藉由此題所做之討論。
第二節 研究回顧
二、調查:花蓮林業開發之準備
第一節 開發本區林業之背景理由
第二節 花蓮林區之調查與規劃
三、前進:花蓮林業事業之開展
第一節 私人資本的進入(大資本私人伐木會社的進駐)
第二節 林區的開發
第三節 開發的困境:1.交通不便2.原住民居住地
四、經營:民營伐木會社於花蓮林業
第一節 運輸設備之改善:鐵道、索道
第二節 經營情況、企業合作
第三節 林區之社會情形
五、交流:花蓮林業經營之社會變遷
第一節 林區之社會狀況
第二節 與其他林場之關係
六、轉變:戰爭下的花蓮林業
第一節 戰爭時期之經營
第二節 終戰之花蓮林業
--------------------------------------------------
主題目前的小標是在PO文的時候
臨光一現想到的,自己覺得超好聽的 :P
老實說,雖然好不容易想出大綱
不過自己都覺得很弱....
週一去找老師一定會被大改的 囧rz
希望老師不要不簽我 (淚)
加油!
gogogogogogogogogogo